蜀山嶺南 | 原種農產品首次亮相合肥文博會
發布日期:10-31
點擊率:
來源:
金秋時節,瓜果飄香
層林盡染,疊翠流金
好一派美不勝收的秋意美景
在這樣的美景中
迎來了合肥盛大的文化博覽會
安徽農道文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有幸受邀參展
優質原種農產品展示
為推進文化創意設計與原種農業產業融合,用文創手段引領蜀山區小廟鎮嶺南農產品向旅游商品轉化,提升農產品的溢價能力和銷售,實現產業興旺,助推鄉村振興,安徽農道文旅在此次文博會上集中展出嶺南豐收的優質農產品,如原種小紅稻、原種黃華占、原種黑豆、原種綠豆、原種五彩水稻等,省委常委、市委書記宋國權對嶺南的原種農產品贊不絕口并鼓勵繼續努力,同時得到了前來品鑒的市民的肯定,好評如潮。
食為窗
怎樣的米,才對得起“一碗飯”?
在蜀山區小嶺南原種農業種植示范基地找到了答案。
小嶺南地處江淮分水嶺地段,生態環境優美,放眼望去一片片密密層層的清新碧波平展的延伸著。在口感上,這里所生產的原種稻米,特別香Q好吃,不打農藥、不上化肥、不用除草劑是原種水稻的關鍵,讓稻米以最原始最質樸最高品質的一面展現在大眾面前。
在包裝設計上,遵循農產品的地域文化和儲存的特殊性,多樣化與多元化的結合,感性與理性的交織,讓消費者在關注產品的同時也被包裝深深吸引。
用原種守住“原味”
“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里,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?!狈N好中國糧還得依靠中國種子。為此,2019年,蜀山區政府和安徽農道在小嶺南村發動40多戶農民成立蜀源原種種植專業合作社,通過搜集使用本土種子,采取傳統綠色種植手段,尋找農業綠色生態之路,探索更有附加值、更具競爭力的農業生產方式,逐步優化原種品種,擴大種植規模,力爭成為安徽原種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,讓人們不用去田間地頭也能真正吃上可信任的農產品,為加快鄉村振興作出新貢獻。